9月1日起,由财政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 、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《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》正式生效 ,暂定实行期限一年。
如今,这项“消费贷贴息新政”已经满月,各大银行的反响如何呢?日前 ,财联社记者就此联系了近十家全国性商业银行进行了调研 。
从记者掌握的情况来看,有国有大行明确表示,在新政等因素的影响下 ,9月末消费贷余额同比增长仅三成,但更多银行表示,“未发现明显变化 ”、“暂不便透露具体情况”。在业内人士看来 ,要想进一步发挥“消费贷贴息新政”,在银行层面或需进一步扩容。
有银行签约财政贴息客户超60万户,更多银行表示“变化不大 ”
建设银行、工商银行 、中信银行等多家银行人士均向财联社记者表示,总行层面高度重视这项由国家推动的“金融国补”促消费的行动 。在新政出台后 ,均于第一时间通过官网、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了具体的贴息细则,也组织各省份的分行及时开展在地宣传,让更多消费者了解这一情况 ,让消费市场参与方能更加便捷地获得国家政策红利。
中信银行相关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,在金融促消费方面,该行还聚焦新能源汽车、智能家居等新消费领域 ,将金融服务嵌入消费场景,着力推动大宗消费增长。
“新政以后,我们适时加大了消费贷的推广和宣传力度 。当然 ,本来今年初我行已经将消费贷推广作为今年的业务重点之一,新政出来后,我们也希望获取更多的客户。”有大行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。
目前来看 ,有银行应该已经享受到了相关红利 。建设银行相关人士向财联社记者介绍,截至9月末,该行已经签约财政贴息服务协议的客户数量超60万户。叠加国补 、地方补贴等多种消费政策的助力,建行9月末消费贷余额同比增长近三成。
但值得注意的是 ,更多银行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,“消费贷贴息新政 ”首月,其消费贷申请和发放的情况“变化不大”、“没有预想的高增长” ,也有部分银行人士称,因为种种原因,相关业务部门不便透露9月份的消费贷数据。
业内称参与银行或应进一步扩容
本轮“消费贷贴息新政 ” ,参与的银行目前主要仅6家国有大行和12家股份行,地方城商行、农商行等更多中小型银行并未入围 。
某江浙沪银行人士认为,参与“金融国补”的银行数量有限 ,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政效用的快速发酵。
该人士认为,实际上,单纯从消费贷额度来看 ,一些地方城商行的投放量要超过一些相对落后的股份行。尽管国有大行 、股份行有遍布全国的网点优势,但在和地方政府的合作以及对在地经济情况的熟悉程度上,一些城商行、农商行还是有自己的优势 。从这个角度来所,“消费贷贴息新政”的参与银行数量的扩张 ,依然有一定的想象空间。
“各家银行有其自身的特点,并不是说参与银行数量越多,消费贷投放就能迅速起量。一些银行出于不良的压力 ,短时间也不会加大消费贷的投放 。”某券商银行业分析师告诉财联社记者,实际上,一些股份行、城商行今年上半年的消费贷余额相比上半年末是负增长的 ,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些银行在有意识收缩此类信贷投放。
在业内人士看来,让更多地方性银行参与“金融国补 ”,能够进一步发挥金融促消费的作用 ,但对于参与银行而言,仍需高度重视风控问题,确保财政补贴能够精准投放 ,并避免产生更多坏账,从而影响银行资产质量。
浙江须弥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铁成就向财联社记者指出,从宏观的维度来看,在政策的支持下 ,当前银行消费贷的大量投放,未来势必将会导致个贷不良资产的增长 。当然,个贷不良资产具备一定的分散性 ,整体风险依然可控。
“从过往的经验来看,一旦信贷投放的底线过度下探,势必会带来更多风险。”上述江浙沪银行人士认为 ,如何把握好政策红利和可持续经营之间的平衡,对银行来说非常重要 。
消费贷仍是银行信贷投放“必争之地”
“9月份是新政的第一个月,目前我行的消费贷情况还没有太显著变化。但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 ,四季度和明年初该领域的信贷投放会有明显增长。 ”一家全国性商业银行人士向财联社记者指出,从行业趋势来看,消费贷已经是银行信贷投放的“必争之地” ,大家都在想办法“促消费”。
实际上,上市银行的最新数据也能证明这一点 。据Wind数据、各大银行半年报显示,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,18家上市银行个人消费贷余额超千亿元 ,涉及6家国有大型银行,招商 、平安、中信、浙商 、浦发、光大、华夏等7家股份制银行和5家城商行。全国性股份行中,兴业银行和民生银行的上半年消费贷余额在900亿元区间 ,未能进入“千亿俱乐部 ”。
从贷款总量看,国有大行是消费贷发放的主力 。6家国有大行中,建设银行 、邮储银行、农业银行均超5000亿元 ,在41家银行中位于前三名;股份行中,平安银行、招商银行均超4000亿元,分别为4580.41亿元和4162.88亿元;上市城商行中 ,江苏银行 、宁波银行、北京银行均超2000亿元。
“消费贷投放的竞争越来越激烈,国有大行在不断加大投放力度,导致我们这些中型银行有些吃力。下半年 ,我行在消费贷投放方面偏向保守 。”前述江浙沪上市银行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,大行的信贷成本有优势,而在不良率的压力下,该行收紧了对于消费贷申请资格的审核 ,暂无大动作。
“目前比较头痛的还是贷后监管。如何确保消费贷真实用于消费,而不是其他用途 。”一家大行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,近期此类黑灰产似有“复燃 ”迹象。
财联社记者查询发现 , 近期已有媒体报道称,多家银行要求用户上传消费凭证,否则银行可能会要求提前还款 ,在一些互联网平台,已经有一些“0.5%手续费包过审”的代开发票服务在滋生。
(文章来源:财联社)
股票杠杆交易平台:怎么样在手机上开户买股票-国家外汇局:调研显示全球30%的央行表示将增配人民币资产
股票网上开户创业板:好的股票交流群-新政后首个周末 北京五环外看房量明显增加 有项目半夜12点还有客户订房
股票:期货保证金收取-青岛银行高管现场回应:信贷投放重点是什么?客户如何应对“对等关税”?
炒股杠杆最高多少倍:手机上哪里买股票-十地开展综合改革试点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迈向纵深
股票软件前十名:炒股新手买股票如何开户-多家机构解读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等政策 消费股有望迎来补涨行情
手机上哪里买股票:股票那个app好-刚果(金)钴出口禁令将于下周解除
银行股票配资:十大炒股杠杆平台排行榜-总量政策工具进入成效观察期 7月LPR继续保持不变 市场预计下半年政策利率及LPR报价有下调空间
配查信-配查信app实盘杠杆app下载_股票配资技巧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2025年3月25日,倍轻松(688793.SH)公告称,公司股东宁波倍松投资有限公司(简称“宁波倍松”)拟通过大宗交易...
记者闫桂花 王珍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、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高培勇周日在“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...
记者辛圆3月25日,博鳌亚洲论坛旗舰报告《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5年度报告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...
记者王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周一在“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...
3月24日,AI眼镜概念股开盘拉升,瀛通通讯直线涨停,明月镜片涨超10%,比依股份、博士眼镜、恒玄科技、国光电器等跟涨。...
3月24日,易方达国证自由现金流ETF公开发售。该产品跟踪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,这个指数是什么?有哪些优势?投资价值如何?...
记者|赵阳戈年初,证监会就修改《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》部分条款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,市场也将注意力投向了...
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第44个交易日突破1万亿,较昨日此时缩量超900亿。...
近日,开源证券大连分公司遭大连证监局处罚,暂停其办理需要合格投资者认定相关业务六个月。该惩处力度在近年来券商分支机构中并...
3月24日,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海洋王”,002724.SZ)早盘一字跌停,此后股价拉涨,尾盘封涨停板...
界面新闻记者|龙力开年两个多月,不少头部量化私募都在积极“上新”。Wind数据显示,截至3月17日,...
记者闫桂花激发增长新动能,哪些领域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?在3月23日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...
2025年3月24日下午三点A股收盘后,港股科技板块持续走强至四点十分收盘。消息面上,一方面美元相对于人民币连续3个交易...
3月24日,业内权威专家表示,MLF(中期借贷便利)不再有统一的中标利率,标志着MLF利率的政策属性完全退出。3月24日...
记者辛圆给补贴、建平台,为了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,各地纷纷放出“大招”。据央广网周一发布消息,湖...